发布时间: 2019-11-28 16:01:51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大家不一定看过《寓言故事》,但想必对成语“自相矛盾”的由来一定是很清楚的,因为如果本人没记错的话,小时候语文课本上就有这则寓言故事的。直到现在,本人依然对结局的那句“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记忆犹新。坦白地说,一直认为这则寓言故事只是说说而已,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情节的。但是万万没想到,不但出现了,而且还是出现在了逻辑相对来说要求比较严格的谍战剧中。
在刚刚结束的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中,出现了多处自相矛盾的情节,尤其是以下三处,相对来说比较严重,严重到了造成整部电视剧根基不稳,沦为谍战神剧之流。
1)陈山和陈河照片的出现
荒木惟作为尚公馆的科长,在他打算利用长相一模一样的陈山来李代桃僵肖正国时,就曾经调查过陈山的家庭背景。既然有照片存在,就没有理由不知道陈山和陈河的兄弟关系,所以个人一开始倾向于没有陈河的照片。但是万万没想到,不但有陈河的照片,而且还是成年人的那种,更关键的是后期还出现在了军统飓风队的手中。
2)唐曼晴究竟有没有后台
钱时英的当场被捕,意味着唐曼晴身上浓浓的共党嫌疑,最起码做了伪证,可是作为尚公馆科长的荒木惟,竟然顾及唐曼晴的后台,以一句“这个女人后台很大,她不可能是共党”就匆匆放了唐曼晴一码。可是没过多久,荒木惟竟然亲自带队抓捕和刑讯逼供了唐曼晴,甚至造成了唐曼晴的死亡。弱弱地问一句,唐曼晴的后台在哪,为什么先前不可以,而后来就可以了。
3)陈山的投名状
荒木惟信任并重用陈山,和他在重庆的两大投名状――飞行员和兵工厂分布图,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万万没想到,荒木惟竟然没有在核实消息真假的情况下就片面的相信了陈山和报纸上的消息,而后来因为重庆登报,才知道飞行员没有事,陈山一句“我当时被炸晕了”就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乔瑜的身上,却忘了飞行员事件还未结束,乔瑜就已经暴露了,此事根本无法和乔瑜联系在一起。
最关键的是荒木惟竟然后知后觉地找当时在重庆做间谍的“汉奸”或者日本人来核实消息的真假。既然有间谍卧底存在,为何当初没有想到去核实,一开始如果确信陈山不敢耍小动作,为何后来明明怀疑上陈山了还不去核实,这有点说不过去吧,有间谍卧底为何不用呢?
很多人都说,《谍战深海之惊蛰》烂尾了,但我想说的是,其实它不是烂尾,而是整个都烂了。不是细节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基础不稳,荒木惟信任陈山是整部电视剧存在的基础,可是这个基础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如果后期没有点明这一点,观众还可能没有注意到而选择轻轻放过不提,可是后期却偏偏着重提出了,尤其是以上三个自相矛盾的情节,特别是1和3。所以该剧最大的败笔就是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节,使得观众连最基本的掩耳盗铃都不能了,有同感的吗?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欢迎分享转载→ 惊蛰:该剧最大的败笔,就是情节上太自相矛盾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