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本文内容

中华文物数字传播研讨会在沪举行 多方共建文物+科技新文创产业平台

发布时间: 2019-11-04 17:12:17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东方网记者曹子琛11月4日报道:近日,“网络与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首届论坛暨中华文物数字传播(2019)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国内文物主管部门、各大博物馆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文博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运用数字智能构建文物内容数据库、中华文物数字创新与传播案例、文物数字发展政策解读、馆藏文物衍生品的版权等议题展开讨论,以探求中华文物在政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新模式,推动文物和文化共享、共建、共治。

研讨会现场

会上,国家哲社课题首席专家童清艳教授率先作了题为《中华文物数字文化产品生产要素及其全球传播力指标体系研究》的发言。她认为,中华文物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存储着中华文明与集体记忆。世界各地博物馆对中华文物藏品的收藏,其实质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尊敬与崇拜。而如何让文物中蕴含的文化提炼与传播出去,则迫切需要构建中华文化“认同、分层与传播”的文物文化内容遴选机制。童清艳在对中华文物类别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在“科技智能+创意传播”作用下,中华文物数字文化内容是一种生产要素,可使文物成为网络小说、影视作品、动漫、网络游戏、直播等数字媒体中的元素,并催生“中华文物+科技”的新文创产业平台。为此,她对文物数字文化生产要素的物化形态、文化形态进行三级指标(文物文化符号、文物文化产品、“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体现)分类,并从数字文物社交指标(社交契合度、社交分享度、社交感染度)、数字文物智能指标(内容易加工、内容易转发、内容易激活)、数字文物共享指标(IP增殖内容、IP创新模式、IP持续变现)研究数字文化产品生产要素及其全球传播力指标体系。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源远流长,中华文物更是品类丰富、数量庞大。面对海量的文物遗产,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不断交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各博物馆、文创行业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文物遗产活在当下,让中华文化更好传播。从政策支持角度来看,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为支撑,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中华文明”发展的良好态势。而从文化的传播角度来说,传播哪些文化符号、如何运用科技进行传播也成为学界和业界研究的重点。对此,上海博物馆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健表示,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是人、事、物的融合创新,以上博基于大数据开发的“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为例,董其昌的生平以一幅彩色图表展现给观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图文并茂地透析他的朋友圈,追踪到他郊游与创作的经历等。董其昌人生中的几次重要出行,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上海博物馆官网主管、移动导览等项目负责人陈晴认为,数字化文物手段就是要让观众浅入而深出。

腾讯作为文博行业内的科技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据了解,“腾讯博物官”开放平台已经服务了400多家国内外博物馆及机构,包括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负责人黄放在演讲中提到,“腾讯博物官”最新上线的2.0版本,将数字化三维展示能力免费开放。借助该平台,博物馆只需提供文物的三维数据,即可轻松实现对文物的三维展示,免去复杂繁琐的底层搭建、代码编写、开发测试等。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已将馆藏珍品在平台上进行三维文物互动展示。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与福建文物局“文物数字传播合作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旨在推进具有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福建文物”研究、“福建文物”与科技融合研究以及文物活化研究,增强福建特色IP与新文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全球传播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 中华文物数字传播研讨会在沪举行 多方共建文物+科技新文创产业平台

© 2016-2019 - 上海艺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