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本文内容

历史上被误传了千年的俗语,看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涨知识了

发布时间: 2019-11-06 17:28:47 来源:东方头条 责任编辑:

很多人都会说,但是你了解它的历史吗?其实俗语的存在已经有两千年了。它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一直活跃到现在,可以说只要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讲东说西的,它就能用最原始的办法传播。俗语文化的产生和劳动人民息息相关,他们对事物通过观察和了解,总结出其中的特性,用简单易懂的语句阐述出来,可见劳动人民的智慧有多高。

俗话说“入乡随俗”,俗语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渐渐适应新情况新事物,也在不停的进化中,有一部分俗语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使用,但是它对于人类研究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意义。很多人肯定听过这样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的两个不孝是什么呢?

这句俗语出自《孟子·离娄上》,东汉的赵岐把它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从中可以看出,赵岐把三不孝做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了特定的含义。

第一不孝的意思是父母有错做儿女的不去劝解提醒,而是任由父母继续错下去,这是不孝。“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完全不会犯错的人并不会存在,即使父母在我们心里形象多么的美好,一旦他们犯了错,我们应该指出来,不至于一错再错。这其实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有点难以做到,不过本着为父母着想的心思,我想也不难说出口。

第二不孝是说家里穷,父母年纪也大了,如果做儿女的不知道赚钱养家,就是不孝。可见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教育我们不要啃老,要孝敬父母。在父母年老时能让他们有个安稳舒适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不肖子孙比比皆是,肆意挥霍着父母的养老钱,对父母不管不顾。

第三不孝说的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听得最多的,传宗接代。从古至今,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生的儿子才能把整个家族延续下去,我们不在此讨论重男轻女这个话题,只单单就这第三孝来看,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有其不合理之处,但是在古代,一对夫妻结婚后生不下儿子是会被相邻耻笑的,尤其对于妻子来说,更会让其他人嫌弃,这可能是古代能够一夫多妻的原因吧。

欢迎分享转载→ 历史上被误传了千年的俗语,看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涨知识了

© 2016-2019 - 上海艺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首页